漫威再强的黑魔法,也击不破好莱坞这个橡胶圈
不是好莱坞大片的常客,更不是漫威或者DC这类超级英雄的死忠粉,但在《奇异博士》上映之前,我判断关于《奇异博士》的讨论无非是两点:一会讨论它蹩脚的、至少是不出彩的剧情和烂俗的套路,二是讨论它制作水准,即魔法方面。
看了下预告片,心想第二点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光从预告片就可以感受到投资成本之高、魔法之绚烂。在看到它上映三天之后票房就突破3亿大关,我就屁颠屁颠跑去影院验货啦,看看奇异博士奇异在哪儿,回来扫了扫一些评论,果真如此。
在赞叹我智慧过人的同时,我也要为漫威打抱不平一下:他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奇异博士再强的黑魔法也击不破好莱坞这个橡胶圈。 古典好莱坞叙事风格从上世纪十年代起,就开始占据了世界电影的统治地位,其特定电影技巧的系统化运用、电影元素特定的组构范式,早就形成了不可撼动的固定模式或体系。尽管有后来50年代第三世界电影对这一霸主的冲击尝试和后来渐渐消亡的制片厂制度,其叙事风格和制作模式影响还是根本不可能被完全摆脱。
所以从电影史的角度和整个电影制作的大环境来说,漫威也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和创新。而观众期待在二十一世纪,至少是早期,就能看到漫威的突破,不太客气的说。
那么再具体的看看漫威的漫改超级英雄电影。作为漫改电影,势必避不开考虑原漫画。
超级英雄式的美国漫画最开始是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从文化与经济的角度来说,其深层含义是给人们提供精神寄托,即有邪恶势力出现,人们无法处理自己的危机,所以需要依靠外界力量、一个想象的救世主来拯救他们。一切都可以反射到现实当中。这也是为什么超级英雄故事里总是会以(莫名地)出现一个问题开始,然后英雄降临解决问题,故事就结束,结构如此简单明了。
那再从最初的基础受众来看,这类电影主要面向地是美国青少年。你指望所有青少年都去像看疑云密布的《福尔摩斯》那样或者看深度文学《双城记》那样来看一部漫画书?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漫威的漫改电影就注定不可能有特别饱满丰富或者一波三折或者一环扣一环的剧情了,更别说能引人深思的主题了。
然后可能会有人想到既然是要拍电影,肯定是要改编的。的确,他需要改编,但并不会改动太大。
漫威之父斯坦李老爷子(Stan Lee)说过,他想做的是可以给成年人也看的童话故事。漫威可能会有很多专业的好莱坞编剧再次改编原漫画故事,他们可以使故事更加圆滑、快节奏,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就讲完一个故事,但不管怎样它是从青少年甚至儿童漫画改编过来的这一定性是无法改变的,也会加一些、着重一些普世价值,这也是好莱坞大片的惯用伎俩。
再比如,有人觉得披风莫名其妙或者和反派打斗太幼稚,但人家的创作原则就是不管主角再垃圾,编剧都要让他赢,而这些赢法都是一些小技巧,谓之“人类的智慧”。
《奇异博士》的剧情经不起推敲,的确,但人家也根本不需要让人去推敲。他更在乎的是一种线性的、连续的因果链。
出色而自大傲慢的神经外科医生斯蒂芬·斯特兰奇在驾驶受伤后,为了治好双手(动因),寻到古一大师(解决方案),因为在这之前已经足够多的表现的傲慢自大被拒(受挫),慢慢改变进步,然后受到启发感动(修正),击败恶势力,拯救地球(问题解决),宣告结束。这是一种使观众被动反应、不需要花力气解读叙事模式,遵循叙事首要性,是一种将观影体验与观众的“真实”世界隔离开来,让人知道“只是”一部大片儿的自主自足的审美客体。
可以这样尝试问几个问题:有没有特意配上悲伤的惆怅的音乐渲染一下气氛?(贾樟柯?)有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镜头技巧来展示内心世界?(杜可风?娄烨?)有没有刻意的灯光、布景营造情绪化氛围?(熔炉?黑镜?)可能有,但都绝不是重点和特别精心设置,因为它不需要把观众带到电影里,有感同身受甚至引发强烈情绪、思索思考,而需要利用剪辑、场面调度、布光、摄像机运动和表演一切电影元素来创造强调透明性的所谓“零度电影风格”,进行封闭式叙事。
那么其中的空缺、空洞、残疾跛脚的地方怎么办呢?靠魔法。
因为最基本的一点:当你眼球被牢牢抓住,你还会去想那么多吗?当你看到古一大师一摁手指,就仿佛穿梭了数个宇宙、时空隧道,多个维度,千万只手在缠在你心爱的卷福身上,你还会去思考什么科学准则、时空悖论云云?当你看到正邪两方激烈战斗,从天上打到地上,从纽约打败香港,你还会考虑怎么一言不合就开打,慢慢理清思路、分析逻辑?当你看到手一挥,高楼大厦开始扭曲,带着精美几何图案的地板开始不断展开延伸,你还会在乎是不是受“埃舍尔空间悖论”的影响?
所以华丽非常的魔法飞满整个屏幕,再加之简单透明的叙事结构,自然而然地就会让你只在乎并盼着这个故事赶紧讲下去,而无暇分心去思考电影本身甚至质疑你自己与银幕上事件的关系。
再从创作团队这方面来说。媒体上,导演和演员都强调说要做出新意,和其他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不一样的东西,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注意了,他们说的是观影体验。而不是要给大家讲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或到来什么心灵震撼。他们只能也的确做到了从魔法上该观众带来了及其华丽绚烂的视觉盛宴。
但这也意味着以漫威漫改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很可能只能靠这方面来冲淡视觉疲劳。毕竟看了再多遍《变形金刚》,要是也来个4K/120帧的呢?嘿嘿。再加之奇异博士这个人设,本身就和大家见过面的超级英雄们不太一样。
就像影片中说的,其他超级英雄都是物理攻击,而奇异博士则是偏向于“神秘技术”(mythical arts),在加上拍摄地点之一是尼泊尔这个宗教圣地和出现了神秘神圣的喜马拉雅,所以影片带有少许宗教色彩,也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影片的新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影评人会说这是一次采取甚至融合了东方文化或者东方神秘主义的制作。但从文化研究领域和解构主义的角度来说,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和解读,这里不做赘述。
最后,从根本目的上,不要忘了漫威只是为了赚钱,虽然很俗气直白。他的影片只是一种商品,一种让观众愉悦、一次性消费的、逃避现实的商品,并不会在乎文本的美学完整性,它只想依靠促销、包装和其他形式的传媒广告加上明星制、漫威品牌等等来达成最终赢取票房成功的目标。
当然,这一部的《奇异博士》也是为了构造、扩大更大的漫威格局的一步而已,想要每一步都走稳走赢,最后再完成庞大帝国的胜利。 以上,是我为什么说《奇异博士》有些冤枉,而漫威已经很努力了,但并不可能短时间内有真正的改变或创新。只要还能赚钱,还有人买账,这样的模式就能一直进行下去。在这样看似僵化的模式中,实则也有弹性,那就是经济改革和技术变革的影响,同时不排除其他非好莱坞风格体系和电影创作者个人的美学要求的影响。
这是好莱坞大片经久不衰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说好莱坞是个橡胶圈——显而易见,拥有无限宝石的卷福的黑魔法可能会让它变形,却不可能将它打破。
O型圈的选择要素
在选择O型密封圈的材料时,首先要考虑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其次还必须综合考虑其密封处的压力、温度、连续工作时间等条件。虽然材料的性能能够直接影响O型圈的使用性能,但是除了应该具备密封圈材料的一般要求外,O型圈还要注意下述条件:
一、富有弹性和回弹性。
二、适当的机械强度,包括扩张强度、伸长率和抗撕裂强度等。
三、性能稳定,在介质中不易溶胀,热收缩效应小。
四、易加工成型,并能保持精密的尺寸。
五、不腐蚀接触面,不污染介质等。